除非餐廳只供應份量大的sharing plates,否則獨食不是阻止我享受美食的理由。例如越南很多地方的海鮮都有名,常有專賣現選現做的海鮮店。很多單身的人都不會選擇在這樣的餐廳用餐,因為一個人沒能吃多少,又覺得海鮮是一班人一起才能吃的,但我不願這樣設限。正因為海鮮即選即做,只要每款都挑選小一點的,一個人還可以嚐到幾款美味呢。
如果真的覺得在比較正規的餐廳吃得不自在,街頭熟食攤檔、小店或酒館是獨遊最好的選擇。在日本好幾次晚上到立食店,氣氛非常輕鬆,因為食客一般都喝酒,點幾款佐酒小食,份量小小的,但種類繁多,冷盤、刺身、串燒、炸物、關東煮都有,絕對是獨食恩物。立食店的概念本來就是不拘小節的用膳方式,非常「麻甩」,所以有伴沒伴更沒人會理會了。




菜市場也是一個人旅行時找美食的好選擇。在外地逛菜市場已成為在外遊蕩的指定動作。想知道當地人的飲食習慣、生活水平、衛生指數,來菜市場就能窺探一二。而且,菜市場普遍都有熟食市場的部分,在那裡找吃的,保證地道。




在路上還有一個很好的用膳方式-外帶。不過旅行時吃外帶,即使只是啃個麵包也可以啃得有型。喜歡呼吸自由的空氣,有時就算餐廳設有座位,還是會外帶到室外享用。可以在附近找個漂亮的公園或廣場吃、在河邊或海邊吃,甚至找個地方看著日落吃,讓美景做配菜。記得第一次到南美,在厄瓜多爾Quito第一天的黃昏,就是吃著豬排、馬鈴薯、大玉米、米飯、麵包、豆、炸香蕉、炸木薯共冶一爐的外賣盒坐在旅舍天台看夜幕慢慢低垂,一直從白天吃到晚上。然後,第二天消化不良。




在歐洲,找家超市或雜貨店,隨便撿點當地出產的芝士火腿,再挑一瓶好紅酒,找個美麗的地方席地而坐,就可以野餐。
經過多年的訓練,近年連一個人fine dining的心理關口也衝破了。中南美洲近年冒起了很多世界級餐廳,都擅長把當地傳統菜式重新演繹變奏,所以得知當地有值得嘗試的餐廳,一樣照去可也。當然,在這類型餐廳,午飯還是比晚飯自在一點,因為晚飯時段餐廳要是氣氛浪漫,在裡面會感覺拘謹正經,這樣吃不夠痛快。這類餐廳很多都需要訂位,預先就訂一個人的桌,從沒遇過什麼問題。

